close

  7日,2014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在中山大學北門廣場和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段競逐,103支國內外龍舟隊參加了該項賽事的20周年賽,不過主辦方並未舉行隆重慶祝,不少現場觀眾表示聽到現場解說後才知道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已經順風順水走過了20年。
  今年的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與一年一度的高考撞個正著。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和廣州六中正好位於賽道附近,但是7日考場噪音測試顯示,噪音未超標準範圍,不少受訪考生表示完全聽不到鑼鼓聲。
  103條龍舟參賽600米競速
  比賽在中山大學北門廣場至廣州大橋之間的珠江河段舉行,賽程設置為600米競速賽,共有103條龍舟參賽,分別有傳統龍12條、標準龍57條、彩龍28條、游龍6條。這場賽事並沒有因為20周年的重要意義而辦得格外隆重,不少現場觀眾表示聽到現場解說後才知道廣州龍舟國際邀請賽已經順風順水走過了20年。
  根據賽事安排,賽事的“標準龍”競賽分為男子國際組、男子公開組、女子公開組和大學生組等組別。“彩龍”雖不比拼速度,卻需要“競艷爭靚”,其評比採用一次裁決制。“游龍”則屬於助興表演,不排名次。
  記者看到,標準龍規定選手必須坐著划槳,而傳統龍的規則比較有彈性,選手可坐可蹲。不過,不管是採用何種劃法,保持船身平衡是最大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選手們互相配合默契,手起槳落整齊劃一。
  早上預賽時,一條參加標準龍男子國際組的龍舟鼓點急促,龍舟行進時出現“蛇形”,衝刺時掌舵的“艄公”身體失去平衡掉入江中,緊隨其後的救護艇馬上將人拉上小舟。
  已經連續舉辦20年龍舟邀請賽的廣州,辦賽經驗愈來愈豐富。談及廣州的龍舟賽事服務時,荷蘭國家龍舟隊領隊EDITH豎起兩個大拇指稱贊:“Very good。”他說主辦方細心安排了他們的所有行程,而且他們還在廣州吃到美食。
  EDITH告訴記者:“大家不要小看中國的龍舟賽,據我所知這種傳統競賽在歐洲很流行,荷蘭的獨木舟與中國的龍舟造型很相似。”記者瞭解到,今年荷蘭國家龍舟隊一共來中國參過三次龍舟邀請賽。
  書記4年市長3年連續參賽今後還要來
  紅帽子、白短袖、黑色七分運動褲配搭紅色救生衣,7日下午,由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和市長陳建華率領的3號龍舟裝扮與眾不同,兩人已經連續多年下船參加龍舟表演賽,此前萬慶良和陳建華組成的市領導隊奪得三連冠。
  龍舟表演賽氣氛活躍,參賽人員邊笑邊做熱身運動。下水前,萬慶良笑言:“奮勇爭先!奮發向上!”不少觀眾期望3號龍舟今年能夠再次率先衝線。可惜的是,3號龍舟在600米賽道上不敵國際友人隊,最終奪得表演賽亞軍。
  龍舟一靠岸,萬慶良和陳建華就舉起船槳振臂歡呼,書記和市長兩人跨上碼頭,絲毫不顯疲憊。萬慶良還回頭向同時上岸的隊友說:“辛苦了,你們好樣的!”記者註意到,參賽的市領導以及區領導基本都神清氣爽,笑容滿面。
  陳建華說:“今天天氣很好,一切都順風順水,珠江水質也很好,選手們的興緻很高。今天我們雖然只拿了第二名,但是我們已經努力了。我們訓練不夠,以後還要再鍛煉。”
  萬慶良在碼頭上興奮地說:“感覺很好,年年都要來!”接著,萬慶良強調:“扒龍舟活動是廣州重要的民俗活動,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舉辦20年體現了廣州人對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精神,我們也希望通過扒龍舟活動,提醒社會各界人士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母親河珠江。”
  東涌鎮隊岸邊派發龍舟飯就是大鍋飯
  早上龍舟預賽一結束,南沙東涌鎮120多名健兒在珠江岸邊享用一頓簡單的龍舟飯。這頓是由凌晨4時許由南沙東涌鎮東香曲藝社社長梁金水組織烹煮的。
  按照廣州傳統龍舟賽習俗,龍舟飯要在祠堂隆重開火烹煮,但是東涌鎮未建祠堂,因此龍舟飯按照最簡單的大鍋飯來煮。
  龍舟健兒吃完飯後,現場還剩下大半的飯菜未動,梁金水組織工作人員向觀看比賽的市民派飯。不少街坊表示,這是第一次在珠江邊上吃到龍舟飯。
  梁金水說,這頓龍舟飯共花費1000元,早上7時30分便運到賽場。材料“硬菜”有13斤肥鵝、12斤鴨、8斤雞、7斤燒肉和5斤豬肉,此外還配了13斤豆角、30斤木瓜、6斤洋蔥等,另外龍舟飯還用了20斤大米。
  本次東涌隊共派了彩龍競艷89和傳統龍兩支隊伍參賽,巡演游龍表演的是南沙東涌鎮的傳統“水鄉婚禮”,有9名演員在游龍上扮演仙姑、玉皇大帝、蝦兵蟹將和新郎新娘等角色。
  ■釋疑
  校園沒受噪音影響
  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碰巧遇上龍舟賽。此前不少人擔心,龍舟賽的舉行會給高考帶來交通不便和噪音等負面影響。7日,記者在離龍舟賽較近的兩個高考考場——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和廣州六中,採訪時發現,兩個校園並沒有受到噪音影響,市環保局監測顯示噪音沒有超出標準範圍。
  上午10時許,龍舟賽預賽拉開序幕,此時高考考場的語文考試已經開始了一個小時。中山大學在考試期間進行了交通管制,車輛禁止經過西門穿行校園,校園內比較安靜。記者在中大附中考場外完全聽不到任何龍舟賽的聲音。
  記者隨機採訪了考場外陪考的家長,他們均表示不會擔心龍舟賽對考生有影響。不少家長也反映,他們早上在前往考點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因為龍舟賽而堵車的現象,交通比較順暢。“江邊離這裡還有一段距離,在家裡基本聽不到有什麼聲音,也不擔心會影響到孩子的考試。”家住考點附近的一位大媽對記者說道。
  考試過程中,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拿著噪音檢測設備專門對兩處考場的噪音進行檢測。經檢測,中大附中考場的噪音值為53.6分貝,廣州六中為52分貝,噪音都在標準值範圍之內。
  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解釋,龍舟賽的噪音源位置比較低,在傳播過程中容易被高樓擋住而聲音漸漸變小,考場靠近江邊的方向剛好有一棟大樓將其擋住,所以在考場基本沒有噪音。
  上午兩場考試結束後,記者隨機採訪了20多位考生,他們均表示在考試的過程中環境相對安靜,沒有聽到噪音,只聽到了偶爾警車經過的聲音以及蟬鳴聲。
  但是考生小張告訴記者,在早上的考試過程中,由於坐在靠窗的位置,隱約聽到左邊靠近江邊的窗戶外傳來喇叭聲和哨子聲,但因為聲音比較小,無法分辨是否是龍舟賽的聲音。
  ■特寫
  “碳纖維龍舟”
  閃亮上場
  7日,記者在中大碼頭準備區看到南沙橫瀝鎮女子龍舟隊隊員,鼓手八姑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她們將使用新型的碳纖維龍舟與競爭對手一決高下。
  記者註意到,這種新型龍舟是用碳纖維製成,船的重量比木艇輕,成本也比木艇便宜,但其滑行性卻比不上木船,需比木艇花更多的力氣才行,這也給運動員的體力帶來考驗。八姑介紹,南沙有三條這種艇,目前只在橫瀝鎮使用。
  參加本屆比賽的24名龍舟娘子軍,平均年齡42歲。這群媽媽級的選手中,有6位是1986年橫瀝鎮女子龍舟隊創隊時的元老隊員,其餘則是從全區各鎮街經過公開選拔出來的,她們也是全省最早創立的女子龍舟隊。
  “扒龍舟一直是男人的專利。女人別說是扒龍舟,哪怕就是走上龍舟都會被視為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意頭不好!”八姑說,橫瀝是個四面環水的島嶼,島上水網密佈,船是村民們賴以出行的必備交通工具,因此島上的居民,哪怕是女子,“扒艇都已成為本能”。且當地農村婦女常年需要下田乾農活,體力都比較強壯,完全能夠適應扒龍舟的需要。特殊的體能以及專業的訓練,讓南沙橫瀝鎮女子龍舟隊隊員28年奪得13項國際龍舟大賽冠軍,風光無限。
  ●南方日報記者 馬喜生 張西陸 畢嘉琪 實習生 覃愛媚 趙禾稼  (原標題:“標準龍”“彩龍”“游龍”擊浪珠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01beog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